綠化工程中評定好苗木的質量標準
2013/3/29 瀏覽:2339 來源:http://www.huahangongmao.com
在綠化工程中,我們一般通過以下五點來評定苗木的好壞。
1. 生長健壯,樹形骨架基礎良好,枝條分布均勻總狀分枝累的大苗,頂芽要生長飽滿,未受損傷。苗木栽幼年期具有良好骨架基礎,長成之后,樹形優美,長勢健壯。其他分支類型大體相同。
2. 根系發育良好,大小適宜,帶有較多側根和須根,且根不劈不裂因為根系是為苗木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營養的器官,根系完整,栽植后能較快恢復生長,及時給苗木提供營養和水分,從而提高栽植成活率,并為以后苗木的健壯生長奠定有利的基礎。苗木帶根系的大小應根據不同品種、苗齡、規格、氣候等因素而定。苗木年齡和規格越大,溫度越高,帶的根系也應越多。
3. 苗木的地上部分與根的比例要適當苗木地上部分與根系之比,是指苗木地上部分鮮重與根系鮮重之比,成為莖根比。莖根比大的苗木根系少,地上、地上部分比例失調,苗木質量差;根莖比小的苗木根系多,苗木質量好。但根莖比過小,則表明地上部分生長小而弱,質量也不好。
4. 苗木的高徑比要適合高徑比是指苗木的高度與根莖直徑之比,反映苗木高度與苗粗之間的關系。高徑比適宜的苗木,生長均勻。高徑比主要取決于出圃前的移栽次數,苗間的間距等因素。
5. 出圃苗木無病蟲害特別是有危害性的病蟲害及較重程度的機械性損傷的苗木,應禁止出圃。這樣的苗木栽植后,常因患病蟲害及機械性損傷而生長發育差,樹勢衰弱,冠形不整,影響綠化效果。同時還會起傳染的作用,使其他植物受侵染。